人民網·天津視窗7月22日電:七月流火,從熱騰騰的成都市區出發向南,七彎八拐到近郊雙流縣彭鎮一個叫柑梓的村莊。在村口,循著不絕于耳的犬吠再往里走不到一公里,對了,聲音就是從這間農舍里傳出來的。這里就是“愛之家”。
  “愛之家”的全名是成都愛之家小動物救助中心,一個始建于2005年的民間自發救助組織,目的是“關愛與救助需要幫助的小動物”,連創辦人陳運蓮女士在內,目前共有9名工作人員。如今,愛之家收治的流浪貓狗總數已經超過1000只;其中,有300多只貓狗來自四川地震災區,它們沒有被人遺忘,在這里漸漸康復。
  地震走了“震來”們來了
  四川發生“5·12”地震后第9天,由“愛之家”發起組成的志愿者搜救隊,先后深入北川、都江堰、青川、廣元、彭州等災區,在余震隨時可能襲來的廢墟中展開搜救工作。歷時一個多月,共有150多只失去家園的貓狗被救,另有300多只因災被主人送來“愛之家”代養。
  獸醫小李介紹,從災區來的貓狗,先要進行隔離、觀察,注射疫苗,有傷殘的話還要進行治療。由于體質虛弱,“傷員”的伙食也要特別配制,增加營養以更快恢復。不遠處,一間新的醫療室正在建設。
  經歷了家園被毀和主人離去,小動物心里受到的創傷更大,“剛來的時候,它們眼神憂郁、恐懼和緊張,喜歡獨自躲在角落里。”另一位工作人員楊姨回憶說,“要產生安全感,就要每天和它們擺龍門陣,經常輕輕撫摸,像對待小娃娃一樣。”一段時間后,它們開始對人搖尾巴表示親近,眼神也變了。
  余震、震來、來路、四點七……工作人員幫每只狗起了生動的名字,這些天送來的狗實在太多,有的還來不及起。
  斷腿狗的“寶馬車隊”
  看到傷殘狗只能拖著整個下半身,緩慢艱難地挪動,志愿者“小財神”給后腿傷殘的狗狗做了特別的輪椅,大家戲稱它們為“寶馬車隊”。裝上輪椅后,狗狗又能重拾奔跑的快樂。尤其小寶,跑起來一溜煙得快。“不管有多辛苦,看到小家伙們活蹦亂跳的樣子,就沒什么了”,來“愛之家”時間久的老范說,除了喂食,他還負責傷殘狗的恢復訓練。
  酷暑逼人,工作人員正在利用午休時間幫長毛的狗狗“理發”。狗多人少,日常衛生護理變得異常繁重,為了減少皮膚病感染機會只有出此下策。特別是有媒體關注以后,越來越多的貓狗被送來“愛之家”,接納能力早已飽和,經濟上更是不堪重負。
  早上打開大門,經常可以看到被人悄悄放在門口的小動物。“如果拒絕,注定會悲慘地死去。看到它們可憐的眼神,我心就軟了。”陳運蓮說,“來這兒的貓狗背后都有一個凄涼的故事,進了門,至少能保證吃飽睡好。”對于她來說,“不拋棄”的信念一直堅持了十年,“這些貓貓狗狗就是我的兒女,是我大的財產。”這也是陳運蓮十年來大的欣慰。
  對于流浪貓狗和“愛之家”,同樣,路還很長。

本文章派多格寵物店加盟連鎖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

派多格寵物專業致力于寵物店加盟寵物連鎖店寵物美容加盟寵物用品店連鎖寵物醫院等,通過連鎖品牌化運作及加盟市場開拓,已成為中國寵物店加盟連鎖機構。

(責任編輯:寵物店加盟連鎖